×
名家观点|柳原照:长水教育集团在书写真实的民办教育史
时间:2024-05-10 浏览量:1232次
分享到:

编者按:2024年5月8日,全国著名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柳袁照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刊发《长水教育集团在书写真实的民办教育史》文章,回顾了其参加长水教育“集团化办学丛书”《在求索中崛起》编撰工作的体会与感悟,原文摘录如下(有部分删改):


为未来的民办教育做个样子

《在求索中崛起》后记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长水教育集团。这几年,我对民办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参与其中,体会到其中的甘苦。一个民办教育集团发展得如何?首先观察“老板”,他是一个集团的灵魂,他有没有情怀、担当、品味与实力?这几样缺一不可。观察一个“老板”,不能仅仅听“说”,说很重要,他的认知,他对教育的理解,他对举办民办教育的初衷、意图,都会影响到集团发展走向与发展状态,但是仅仅“听”是不够的,更要去看,走进学校去看,看“老板”的学校,才能看懂“老板”这个人。很有幸,我听老板说了,不止一两次听,有好多次机会;更荣幸的是,我看了长水教育集团的五、六所学校,接触了校长、老师还有学生,不少人成了朋友,包括那些听过我讲座、与我交流过的高三的孩子。

我自以为,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长水教育集团,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集团董事长兼总校长张韶维先生。我有感悟,我就会写下来,自从去年九月我接触了长水集团之后,先后写了十多篇文章,从写张董事长,到写学校,从写集团总部到写学校,从写老师到写课堂,那是我的真实感受,是我对民办教育的认识,或者说是我自觉不自觉把长水教育集团与国内其他民办教育集团于内心作了一个比较之后的呈现,我相信我的思维,我相信经过我的一番思考之后的表达是真实的,本质的真实。


今年是长水教育集团举办全日制民办中学(主要是高中学校)十周年,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可是在当下的背景下,对一个民办教育集团来说,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旅程,能坚持十年,并仍然处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的甘苦不是简单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得清、道得明。张董事长看得远,想得深,他希望编一本书,对历史有一个简要的回复,对当下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对未来有一个清晰的展望。


第一、长水十年发展,十年风采,有三个关键词:责任、担当与优质

做最优秀的自己,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长水教育集团,从衡水到长水,从借鉴衡水中学办学经验开始,到形成有自己特点的长水教育模式。从现实到理想,用可歌可泣表达也不为过。集团始创于 2005 年,如今已是花季少年般的年纪。作为创始人的张韶维付出了艰辛,19 年前他还是昆明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那时的他对教育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无时无刻不关注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发展趋势。他曾立志:“要做感动中国人的教育”,大学毕业后,即与同仁们开始了创业,创立了长水教育集团。


十年前,他又重新定位集团的发展,聚焦高中教育,发展长水教育集团。他经历着中国教育最重要的十多年,从云南开始,教育之花逐渐绽放。长水教育由云南生根发芽, 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大到强的成长与蝶变,这是个美妙的过程,从最初的 1 所学校,发展到如今拥有 23 所学校,集团在北京、上海、广东、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河南、广西、山东等省区市设有分支机构。集团民办高中学校规模和在校生人数位列西部第一、全国第三。在校学生 40000 多人、在校教职工 4000 多人,这是长水教育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的十年,此时此刻需要理性地总结、梳理。


第二、长水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梳理、反思与提升

回顾自己,我们做了什么?办学是具体的行为,重要的是长水集团始终明确自己的责任,坚守初心,勇于担当。十年走过的路程,是一个不短的旅程, 是一个值得总结、梳理、反思、提升的发展节点。长水教育集团以自己的实践,以办学行为、管理行为、经营行为、教育行为,作出了最有魅力的呈现,他们的校园、课堂,他们的老师、学生,他们的文化、管理, 无不如此。


在这10 周年之际,集团组成编纂小组,作全面梳理,力求反映集团、学校、师生成长的真实面貌。既有全局性的宏观展示,也力图有局部微观的呈现。这是一件现实而具体的实在性工作,不纯粹是写书,写书只是一个成果的呈现方式和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对学校在发展新的节点上有所触动。


站在今天,回看昨天,展望明天,有幸始终参与其中,共同思考发展与改革,对我一定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开阔我的民办教育视野。我在这个编纂小组中,如处在家中一样,有家的温暖。编纂组又是调研组, 所到之处,与校长、老师座谈、交流,看资料,更看现场, 走进课堂听课,与老师共同探讨教学的难点、重点,调研的过程成为相互提升的过程。大家解剖典型学校,看成绩,也不回避困惑、问题与矛盾,以探寻民办集团与学校的发展规律为宗旨,这项回顾性工作,激活了校长、老师,强化了大家的教育自觉。既低头拉车,更抬头看路;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


本书力求能呈现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反映长水教育集团这十年来所做的探索,能涉及到民办教育发展一些重大问题。长水教育集团,是我国众多教育集团中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民办教育集团,进行自我解剖,不仅仅只是为自己,更想为中国的民办教育发展, 提供长水的实现路径、实现方式。希望长水的方向,能够体现未来我国民办教育的走向。


长水为什么能在云南存在?就是因为解决了当地政府一些发展过程中的教育问题。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历史使命,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昨天的事, 要能够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更新,凤凰涅槃。在长水优质高中教育集团走过的十年,是无数长水人的踔厉奋发、高情远致,笃学笃行、臻于至善的十年。在长水教育的文化理念中,可看出古今中外文化智慧的身影,以长纳百川的胸怀,汇聚力量办好每一所学校;以水源本木的追求,坚守初心,坚定育人信念。


第三、长水教育集团,所做的一切是想为未来的民办教育做个样子:前瞻、普遍与典型

长水教育集团的发展定位,某种程度上,体现我国民办教育明天发展的方向,包括路径,他们不回避矛盾、问题,以及发展中的困惑,并为解决这些矛盾、问题、困惑,提供了宝贵的长水的思考、做法和经验。


长水是一个可以解剖的民办教育的典型,无论从微观到宏观,无论从政策到具体实施,无论从成就到发展中的问题,都要有全面的纪实性反映。所谓的全面性,给优秀校长、骨干教师提供舞台很重要,给普通的集团成员、所有的教职员工提供舞台同样重要。


长水教育集团的发展经验,有一条不能遗忘:具有与时俱进而又体现创新意识的办学核心理念:把学校建成一个精神特区;给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坚信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让学校成为激情燃烧的乐园。他们坚持管理就是沟通、服务和引领的信念,形成了集团化办学、学区化协同、校区化管理的办学机制,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还有“331 实效教学法”,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最近,我一直思考民办教育的校长与教师的培养和发展问题。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这是常识。民办教育的好校长从何而来?仅仅依靠退休的名校长来支撑,显然不行,文化不同、机制不同,会出现很大差异。长水集团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加快自身培养,大胆搭平台、大胆启用、大胆压担子。种下种子,施肥浇水,一切都是欣欣向荣,这里的风光独好。


现在,教育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带来教育的增长方式的重大变化。教师发展如何适应“新课改(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在这“三新”下, 开展学科建设、新课堂构建、教学质量提升?张韶维董事长反复强调:不能胜任教学的老师绝不能上讲台。培养与淘汰相结合,这不是说在嘴上,集团正在指导、督促学校具体落实。


总结与反思,需要选择典型学校、老师、学生,进行解剖,从典型到一般。抓典型是为了推广,具有普遍性、普及型,很关键。本书的一些人与事, 就是具有这样的典型意义,通过他们能举一反三,通过他们能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每一个典型都不会十全十美,有弱点、缺点与不足,才真实,才有别人研究、借鉴的价值。


我以为,当下民办教育的角色、定位以及真正内涵都要发生转变,民办教育也要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在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在突出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培养与关注全民的心理健康这两大国家新课题中,我们没有理由不聚焦,应该是我们民办教育应该关注的重点,一定要有高度的认识。“长水”二字,蕴藏的胸怀与追求,最终都把目标指向了自强不息、勇于超越,也就是“第一”。


梳理长水教育集团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不仅是一部值得回味、咀嚼的不一般的民办教育发展史,还是一部校园日常生活鲜活的纪实史,更是一部有迹可循、值得借鉴、推广的经验史。


民办教育更讲究实干精神,容不得半点虚伪与虚假。不能高高在上泛泛而谈,不能信口开河满嘴说教。想的和说的,要能是可行的,能落地、落实的, 即可操作性。因而,本书,我们也力求避免内容空洞,形式避免枯燥、说教。讲案例、讲故事,通过案例、故事,诠释道理、诠释真理、诠释规律。长水集团高中教育发展的十年庆,是成长中的一次拔节。长水教育的每一步成长、每一次蝶变都生动指向了“为人民的教育提供最佳服务”的愿景与使命,这是他们的初心。